不要把自己的眼睛变成数字和符号的滤镜,要做活人,也把别人当活人。
1
昨天,英国首相鲍里斯宣布:
“不再对轻症患者进行检测,
英国抗疫进入‘拖延’阶段。”
鲍里斯还让大家“做好失去亲人的准备”,
“这次可能有更多的家庭将失去所爱之人。”
英国首席科学官接受采访时说:
目前采取的政策中,
包括需要约60%的英国人感染新冠肺炎,
来获得群体免疫,
从而达到保护全体英国人的目的。
2
什么是群体免疫?
所谓群体免疫,
就是指当大多数人对一种疾病免疫时,
他们就能为其他未感染人群提供保护,
使其他未感染人群很难感染这种疾病,
如上图所示。
如何才能形成群体免疫?
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通过自然免疫,一种是通过疫苗免疫。
所谓自然免疫,
就是感染过某种疾病从而获得了免疫力,
比如感染水痘后获得了对水痘的免疫力。
所谓疫苗免疫,
就是通过人工疫苗,
让人获得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力。
也就是说,
要想整体人群获得群体免疫,
只有两种途径:
要么就是给大部分人群注射疫苗,
要么就是让大部分人群感染疾病。
现在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
是准备通过让大部分人群感染新冠病毒,而获得群体免疫。
英国首相鲍里斯说:“英国60%的人群感染,才能形成群体免疫。”
3
英德为什么会选择自然免疫呢?
有三大理由。
第一:不知道何时才能生产出有效疫苗。
有可能是几年之后,耗不起。
第二:新冠病毒可能会成为季节性病症。
如英国首相鲍里斯所说:
“我们认为这个病毒,
会像季节性流感一样,
每年都有可能爆发,
我们需要充分接触感染它,
最后获得群体免疫,
以彻底阻止该病毒未来更长时间的传播。”
第三:错过了“遏制”的最佳时期。
“我们已经难以有效遏制新冠病毒传播,
只能尽可能减缓传播过程。”
这里没有说出的潜台词是:
“我们不可能像中国那样全面隔离全面救治,
这样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太大了,
对经济的影响太大了,
而且还不一定能控制住,
所以还不如采取自然免疫。”
4
英国人口有6600万人,
要想获得自然免疫,
至少需要60%的人感染新冠病毒,
也就是3960万人。
如果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率是1%,
那么3960万人中,
将有39.6万人将失去生命。
牺牲39.6万人的生命,
去换取全英国6600万人的生命,
这个决策看起来好像挺伟大的?
但问题是——谁愿意成为这1%?
如果你的家人恰好就是这1%呢?
5
前段时间有两篇报道特别让我感慨。
第一篇报道是这样的:
广东援鄂护士刘锦凤,
给一位患者家属打电话时,
刚说完是医院来电时,
对方就哭了起来:
“你先不要说,我心脏受不了。
求求你不要告诉我不好的消息,
我怕我受不了啊!”
刘锦凤赶紧解释:
“患者很好,只是需要生活用品而已。”
对方颤抖着声音,反反复复念叨:
“谢谢你们啊!谢谢你们啊!
我代表一家人谢谢你们啊……”
第二篇报道是这样的:
2月18日,
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
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
运送刘智明遗体的殡车驶离医院,
刘智明妻子蔡利萍穿着隔离服,
追着殡车跑了很远,
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
这两篇报道为什么让我感慨呢?
就是在我们看来,
死亡人数可能仅仅只是一个数字,
但对于每个数字下的家庭来说,
那却是家庭的支柱,父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
不要小看死亡数字背后的每一个“1”,
因为这个“1”一旦击中你的家庭,
就是晴空霹雳,万念俱灰。
我为什么鄙视自然免疫呢?
因为哪怕死亡率只有1%,
但对于死去的人来说就是100%,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就是100%的悲剧。
虽然大多数的“1”,
都是像你我这样的小人物,
对于人类的发展无足轻重,
但对于亲人和家庭来说,
他们却是像空气和水一样的重要存在。
6
特别喜欢尉迟燕窝的一个观点,
他说:“我们一定要牢记个体。”
“一定要牢记个体。
别人也是活生生的人,
别人的家人也会流泪,
会恐惧,会害怕生离死别。
求助的人在不停地打医院电话求生;
女儿追着殡仪馆的车喊着妈妈;
在网上打出‘去世了’三个字的人,
是失去父母的人……
不要嫌别人的痛苦碍眼,
姿态难看,绝望得不够得体。
别人的命和血和痛,
永远不应该是必要的代价。
…………
记住普通人,爱人,同情人,
而不要沉迷于宏大叙事。
不要把自己的眼睛变成数字和符号的滤镜。
要做活人,也把别人当活人。”
我们在进行宏大叙事的时候,
一定一定要记得关照个体。
绝不要过分沉浸于宏大叙事,
而无视那些弱小的一个个“1”。
这些弱小的“1”,
不是冷冰冰的数据,
而是某个人的爱人,
某个人的父母,
某个人的子女,
某个人的至亲至爱,
某个人的心心念念,
某个故事里的主角。
用39.6万人的生命去换取6600万人的生命,
看起来似乎非常值。
但是谁愿意成为那1%呢?
谁愿意自己的家人成为那1%呢?
我们不能把死亡人数当成数字,
因为每个死亡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
7
很喜欢电影《拯救大兵瑞恩》,
这部片子是斯皮尔伯格的经典之作。
电影讲的是二战时的故事:
随着战事的推移,
美国军方收到一批又一批阵亡名单,
在整理这些阵亡信时,
工作人员发现一位母亲的三个儿子,
都在诺曼底战役中阵亡了,
而第四个儿子——空降师二等兵瑞恩,
也被错投到了敌区,随时可能死去。
为了不让这位母亲收到第四封阵亡信,
美国军方派出了一个小分队,
准备深入敌后救出瑞恩。
在拯救瑞恩的过程中,
一个个队员向长官发出疑问:
“冒着牺牲我们这么多人的危险,去拯救一个二等兵值得吗?”
值得吗?
这部电影的回答是:值得。
因为如果有一天我是这位母亲,
我也希望不要失去最后一个儿子。
如果有一天我身处险境,
我也希望集体或国家不要放弃我。
这部电影为什么能成为影史经典?
因为它让人懂得了:
“即便战争残酷,人性永远是弥足珍贵的东西。”
不放弃弱小的“1”,
关照那弱小的“1”,
这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地方。
8
在中国两个月的抗疫阻击战中,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就是这张“落日余晖照”。
照片中的两个主角,
一个是27岁的医生刘凯,
一个是87岁的患病老人。
老人曾是某乐团的小提琴手,
因为感染新冠病毒住进医院,
已经一个月没见到阳光了,
心情一直很不好。
3月5日,刘凯在护送老人做CT途中,
看见落日余晖,非常漂亮。
就问老人:“你要不要看一看?”
老人说:“好呀!”
于是两人停下脚步,
欣赏起落日余晖来。
这幕场景,被志愿者拍了下来。
结果这张照片,刷爆了互联网,
被网友称为“2020年最治愈的照片”。
这张照片为什么让我们感动?
因为我们常常因为宏大叙事而忽视个体需求,
而此刻,一个脆弱个体的需求得到了关照。
一个网民说得特别好:
“一个体魄健康的青年,
能为一个倒卧的老人而驻足而等候,
这样的民族是有力量的。
有一天我们都会记得,
曾有一场落日让人潸然泪下。”
9
2020年1月23日,
一位武汉网友在微博写道:
“武汉,绝对不能输。”
2020年2月11日,
他又在微博上写道:
“半夜起来,妈妈给我打电话,你爸爸不行了,喉咙都切开了。去见最后一面吧。”
当天夜里23:26分,
他又在微博上写道:
“爸爸走了。”
19天,三条微博,
记录了一家人的悲恸故事。
看到这话三条微博的时候,
我心里剧烈抽动了一下。
我是多么希望英德政府能明白:
哪怕是一个1,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绝望和痛苦。
数字是冰冷的,
死亡人数1和100000都是数字,
但人不是,
那些肉体在腐烂前留下的故事,
或多或少都影响了周边很多人。
那是数字没有办法承载的情感,
绝不是简单加减运算就能得出的结果。
那不仅仅是数字,那是一个个人的故事。
如果懂得,便请慈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关于英国群体免疫:你愿意成为那死亡的1%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