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将重新认识中国抗疫,疫情将改变世界原有秩序

世界格局和全球经济势能的转变,总要经历一些关键性的周期,比如西方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东方的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等。当然,也会经历一些关键性的事件,这里面就包括瘟疫和战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瘟疫和战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以及人类所要作出的应对措施,都非常类似。

从威胁和挑战方面,瘟疫有时候可能要比战争更可怕,因为瘟疫更难以被识别和歼灭(历史上夺走过上亿人性命的鼠疫至今依然有零星爆发)。

人类在应对瘟疫和战争方面,都需要更加的有组织性和纪律性,都会挑战很多社会道德和个人权利,最终都是在考验整个社会的生产、组织、修复和动员能力。

而中国所正在经历的抗击疫情的举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重大的“战役”。截至目前,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数已超过3000人,已经算得上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了。这里面有一些可能存在基础疾病,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非常年轻的医生也都牺牲了。

这种死亡跟地震等造成的一次性不可抗拒性死亡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是在人类跟病毒的对抗当中,动态的牺牲,也就是说,这种牺牲背后,意味着整条战线付出的巨大成本,包括一线治疗团队,以及整个后勤系统,都在以倾国之力支援,可以看成是总体战和目标战的结合,是跟病毒做你死我活的较量,是一种动态的,高强度战争对抗。

中国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有很多需要反省的地方,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其对未来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我这不是在单纯的褒贬,而是由于我们身临其境,要关心太多眼前的事情,纵然坐在历史的车轮上,也没有太大感觉,这使得我们难以判断此次事件所触动的变化。

这场还没有结束的战役,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世界将带来什么变化呢,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跟大家聊聊,在世界历史上,一场瘟疫和一场战争,分别是如何改变欧洲和中国,最后改变世界的。

 二

六百多年前,黑死病(鼠疫)来到了欧洲,如果我们去看一下黑死病的扩散路径,似乎跟这次新冠病毒在欧洲的走向较为类似。

1347年9月,黑死病首次出现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的港口城市墨西拿,11月到了北部的热那亚和法国地中海港口城市马赛,1348年1月传入威尼斯和比萨,1348年3月意大利核心重镇佛罗伦萨“沦陷”。

至此,黑死病开始辐射至欧洲各地。1348年8月巴黎、伦敦相继“陷落”。1352—1353年,在传遍了整个欧洲之后,黑死病进入俄罗斯,在欧洲的传播进入了尾声。

从1347至1353年里,黑死病的流行,导致2500万欧洲人丧生,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要知道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绞肉机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死去的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也只有5%。

但黑死病不仅没有摧毁欧洲,而是给欧洲的崛起提供了某些意想不到的条件。黑死病导致蒙古军队撤离,避免了被蒙古军队屠城的风险。也使得民众对教会的绝对权力和至高无上的荣耀开始怀疑,推动了更科学和理性的社会思潮,加速了掣肘社会发展的宗教改革。

同时导致整个欧洲人口大幅减少,劳动力严重缺乏,劳工的工资持续上涨。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有了跟更多地主谈判,选择雇主的机会,摆脱了此前对地主的过度依附。

黑死病之后,整个欧洲女性的地位也明显提高,对男性的依附降低,社会的财富分配更为均等,提升了更为普遍的消费能力。再加上瘟疫导致的生命无常,大家都看淡了生死,更愿意多挣钱及时消费行乐,对穿衣打扮等等的需求增加,刺激了纺织品需求,激发了商业层面对纺织业的投资和技术的改进,这被诸多西方学者认为,是工业革命在欧洲出现的其中一个重要诱因。

另外,后来的欧洲人还发现,瘟疫之后,幸存者的身体健康程度比黑死病爆发之前有了明显改善,人们的寿命反而更高,人活得更乐观了。也就是说,黑死病使得留下来的人,似乎变得更有钱,更有空闲的时间,更追求一种生活和精神上的升级,那么同时也就加速了文艺复兴。

我们回过头来看历史,你就会发现,1347至1353年瘟疫大流行期间,西方的文艺复兴也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划时代的人物。

如果大家还不够理解这种逻辑关系,可以看看近代史。如今把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更具影响力的传遍到全球各地的好莱坞,正是在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的时候崛起的,那时候人们失业、焦虑,电影票大幅降价,大量的人走进电影院(1930年,也就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第二年,电影观众入场人次达到了当时的历史最高纪录——每周8000万),好莱坞电影给寡欢的人们带来了慰藉。

好莱坞的影响,已经很难用商业的成功来形容,好莱坞给美国省下了巨大的国家推广成本,所带来的文化、政治、外交和全球性低成本扩张,在近一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美国依然在享受着它的红利。

黑死病给欧洲带来的变革,以至于西方一直痴迷于社会达尔文主义,至今西方很多人对此次新冠病毒的蔓延,依然有着很奇怪的想法。英国官方甚至抛出了,“有意让大多数英国人感染新冠肺炎,以此获得群体免疫”,这样令人震惊的观点。

但实际有这种想法的西方人不在少数,美国有个主持人,也抛出了类似的观点。所以我对这种观点一点都不觉得惊讶,因为这些人并不是简单的为政府开脱责任,而是在经过了一轮科学的分析之后,真的认为让大家都得一次新冠病毒会达到物竞天择的效果(目前欧美科学界认为自愈率超过80%)。潜台词可能是,说不定还能再次塑造西方世界。

中世纪瘟疫给欧洲和世界所带来的影响,再过六百年,也依然会史不绝书,影响着欧洲,及人类的诸多认知和行为。

除了瘟疫,接下来我说一下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但我要讲的,不是一战和二战,因为一战和二战在我看来,对世界格局的改变,依然是有限的,说白了,这两次世界大战,是工业化之后资本主义强国之间为了进一步争夺全球利益,以及输出过剩产能,导致利益分配不均引起的战争,其结果也没有改变这些国家主导世界的现实,并未塑造出影响地球格局的新兴力量。

我要讲的改变世界格局的这场战争,是朝鲜战争。你没看错,就是1950年中国参战的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距今已经有70年了,为什么要从朝鲜战争说起呢,因为如今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以及诸多的发达国家涉中国的政治决策、中美等大国关系,跟朝鲜战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朝鲜战争整整打了三年,中国用小米加步枪将美国为首的现代化联合国军击退到了三八线,并最终签订停战协议。

这场战争是中国融入和影响世界的开端,因为自鸦片战争开始的一百年里,中国基本都是被几个工业强国按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反复摩擦,自己命运都无法主宰,就谈不上影响世界了。

朝鲜战争的结果就是,让当时重工业可以说称霸半个地球的苏联,不再觊觎中国东北,开始平等的看待中国,从而帮助中国进行工业化改造,以赢得中国在美苏对抗当中对苏联的支持。这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朝鲜战争也使得联合国这个成立并不久,被认为是战后新秩序,美国为之十分骄傲,凡事都想管一下的新型国际权力机构,有了敬畏之心,不再那么轻易的就授权他国去攻击另一个国家。

朝鲜战争的影响持续了很多年,后来的越南南北战争,美国1961年直接参战,帮助南越政权反攻北越,但当时中国提出了警告,如果美国越过17度线,中国就会出兵。

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了,由于朝鲜战争在前,美国不可能无视中国的警告,致使无法在越南17度线以北进行全面的军事行动,越南战争进入了长达15年的消耗战。

越南战争的后果是,美国开始在美苏争霸当中处于下风,公众债务增加,需要加大货币投放来维持经济,在1971年的时候,尼克松不得不宣布放弃美元跟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例(否则全球各国会拿着美元换走所有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元汇率自由浮动,也就是美元开始大幅贬值,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从1971年至1980年,上涨了20倍。

这场战争最终以美国的失败撤退,北越统一南越而告终。

也正是由于朝鲜战争中国所发挥的作用,使得全世界看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没有中国的参与,无论你是朝鲜半岛的问题,还是中南半岛的问题,甚至整个亚洲的地缘政治格局,不可能像西方世界预期的那样解决,就算联合国,也不好使。

也就是说,联合国没有中国,至少亚洲一些问题就没法只按照西方国家的需求来解决,当时作为代表全球“正义”的联合国,就失去了存在感和权威。这给中国进入联合国创造了客观条件。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甚至把原子弹运到了日本,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这也使得中国决心研发核武器,以及洲际导弹。而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成功,以及1971年6月洲际导弹的试射(三个多月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得中国不仅可以介入亚洲事务,也拥有了介入全球地缘政治的能力。如果再继续孤立中国,对西方已经没有什么好处。

也正是由于朝鲜战争,以及后来受其影响的越南战争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中国在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逐渐上升,使得苏联老大哥的地位遭遇挑战,中苏争夺第三世界话语权的矛盾逐步激化,最后引发了几乎全面的对抗。

但面对苏联的核威胁和百万陆军压境,中国用珍宝岛战役有力还击,同时搞起了三线建设大备战,整个工业战略转入西南,准备跟苏联展开全面而持久的战争。

于是,1971年7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秘密访华。到了10月25日,第26届联大,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

在美苏争霸当中,中国倒向任何一方,都会对整个形势产生决定性影响,美国需要拉拢中国来对抗苏联。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升温。

也正是由于中国跟美国关系的升温,使得苏联在冷战时期的压力倍增,不得不投入更大的成本,寻求更加具有亚洲影响力的地缘政治目标,控制亚欧通道,给中国实施东西压制,于是1979年入侵跟中国相邻的阿富汗(当时中国西北边陲,除了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其他国家全部是苏联加盟共和国),最终深陷其中,给后来的解体埋下了隐患。

1989年2月15日,苏联撤出了在阿富汗作战的全部军队。就在苏联结束阿富汗战争两年后的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意味着美国不再需要中国作为对抗苏联的东方前沿阵地,而已经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且很多问题都要自己做主的中国,被美国视为新的地缘政治挑战。

于是,朝鲜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正好被美国再次利用。因为正是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失去了解放台湾的机会(很多人认为就算没有朝鲜战争,中国那会想解放台湾也不易,我觉得这是低估了那一代政治家的意志),所以苏联解体之后,台湾问题再次成了美国刺激中国,并寻求各国支持来遏制中国的新的机会。

于是,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直接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三年后的1999年,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军精确轰炸。2001年4月中国飞行员王伟因起飞拦截美军机侦察,被撞入南海,失踪。各种涉中国领土、宗教等事件,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被美国加以渲染和利用的。

那么中美关系的二次转折点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2001年9月11日,也就是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五个月后,美国遭遇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美国需要全球支持,当然更需要中国支持,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似乎明白了一点点道理,那就是恐怖主义对美国现实的威胁,要远远高于中国对其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是,美国十分清楚,如果美国出兵阿富汗,其他被自己视为对手,正在进行各种遏制的国家反过来支持阿富汗的话,美国开战的成本将是巨大的。

这里面有一个背景,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大力扶持基地组织,后来袭击美国的本拉登就是美国在那个时候扶持起来,对抗苏联的。

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期间,一度要求中国开放阿富汗跟中国接壤的瓦汗走廊,用来运输战争物资等,其实是担心中国通过瓦罕走廊来支持阿富汗。

于是,为了“稳住”中国,在911恐怖袭击三个月后的2001年12月11日,美国在坚持了15年的拒绝之后,终于同意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像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从政治层面融入和深刻影响世界一样,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在经济领域全面进入了全球市场,至此全球贸易格局注定巨变。

但请不要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必然,请注意这个时间节点,这是在美国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三个月之后。然而,就在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18年后的本月初,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美国当年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错误的(后悔了)。

也正是由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等战争,在2001年之后的数年里,美国再没有过于为难中国,中国经济开启了融入世界的步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如今,美国从中东撤退,战略重心重回亚洲,而因朝鲜战争遗留下来的台海问题,又将成为新的热点。

但无论如何,回顾过去70年,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甚至苏联的解体,都没有朝鲜战争的影响大,因为苏联之前的俄国,本身一直就是西方的强大竞争对手,苏联解体只不过是削弱了如今的俄罗斯,并没有把俄罗斯变成美国的盟友,更没有创造出一个比苏联更强大的政治经济主体。

朝鲜战争则不同,它让中国真正从农业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成为世界全新的一极,发展至今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让更多的新兴国家在参与地缘政治博弈和自身命运变革的过程中,有了多重选择,不再只依附于少数一两个大国,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大家已经看到了,就像六百年前的瘟疫改变了欧洲、改变了世界一样,七十年前的朝鲜战争,同样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

而这样的历史性事件,此时又发生了。这就是目前已经蔓延至全球大部分国家的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恐怕远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要深远和彻底。我今天只讲两个方面对中国的影响。当然,对中国的影响,自然就会辐射至世界。

首先我要说此次疫情在中国的爆发,以及迅速被遏制,将让世界重新认识到中国应对未来战争威胁的超级动员和组织能力。我这里说的“动员”,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

一提到动员这个词,可能大家想到的就是,通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中国在面对武汉这样一个千万级别的人口城市,都能做到“封城”抗疫,而且还没有出什么大乱子,这种强大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是西方很难做到的。

其实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西方也是可以的,只是没有被逼到那种程度,比如像二战和冷战期间,英美等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是超过大家想象的。就连最近一次2001年911美国遭遇恐怖袭击,美国民众展现出来的集体意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当时大学生涌上街头要求当兵参战,国会很快授权对阿富汗的战争等。这次疫情形势加剧之后,跟特朗普水火不容的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跟特朗普迅速达成抗疫协议,特朗普也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

在面对威胁的时候,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会作出集体性反馈,但我今天要讲的不是简单的“封城”这种动员组织能力。

我这里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交恶最激烈的时候,中国采取了战备疏散,中央机关集中到北京郊区战备地下指挥部办公,由周恩来留在北京主持工作;毛泽东到武汉主持全国的大政方针,林彪副主席到苏州负责战备。

另外,董必武、朱德、李富春等去广州;张闻天去肇庆;陈云、王震及邓小平去南昌;陈毅去石家庄;徐向前及刘少奇去开封;聂荣臻去邯郸;刘伯承去武汉(后转上海);叶剑英、曾山去长沙;邓子恢去南宁(后转桂林);谭震林去桂林;陶铸去合肥;王稼祥去信阳;宋任穷去盘锦地区等等。

这就意味着,如果当时苏联开始进攻中国,其要面对的,将是数亿人参与的全面战争,而中国可以将这种动员和组织能力,下放到每一个领导层和全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可能大家还没看懂我要说什么。

我要说的是,面对未来战争,中国依然有能力将城市数亿民众转移到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大家要明白一点,这一次中国采取的“封城”和封锁交通的措施,发生在春运之后,也就是至少有三亿人从大城市返回到了二三线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的时候。

未来战争的可怕之处在于,城市的脆弱性,中国目前是全球超级城市最多的国家,随便一个中型城市,都有上百万人口,而这样规模人口的城市,在西方国家都算是巨型城市了。意大利第一大人口城市罗马,其人口还不到300万,不及武汉的三分之一。

美国纵然有纽约这样的超级城市,但美国整体的人口密度远低于中国,是真正的“摊大饼”式的城建方式,大部分地方的住宅以独栋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一旦爆发战争,同样的爆炸性武器,对中国的杀伤力要远大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

上面两张图是上海和纽约周边的住宅区对比,我选取的都是距离市中心20公里左右的居住区,大家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人口密度。

面对未来的战争威胁,中国需要有强大的,把数亿城市人口迅速转移和分散到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而且还需要保证其正常生活和社会有序运转。

我再跟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以武力要挟,强迫塞尔维亚同意科索沃独立,但遭到塞尔维亚的拒绝,于是,北约就开始轰炸塞尔维亚。但北约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轰炸,只针对武装部队和军用设施,以及桥梁公路等,塞尔维亚人就是不屈服,站在桥上示威抗议,视死如归。

问题是,北约的第三轮轰炸把目标瞄准了民用设施,比如电厂、水厂、通讯系统、商店,等等。结果就是,塞尔维亚很快就屈服了。后来就有人问塞尔维亚人,北约轰炸你们的大桥,你们死都不怕,站在桥上抗议,为什么炸电厂、水厂你们就投降了呢,塞尔维亚人说,停水停电后,晚上漆黑,马桶也不能用了,都不能洗澡,谁能受得了?

这就是现代化城市在面对战争等时候的脆弱之处,城市人可以在满腔热血下,不怕被炸死,但扛不住不洗澡、没有抽水马桶。要想让中国这种,人口非常集中,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的国家,不惧怕战争,对各种问题拥有充分的准备,那么在特殊时期,转移城市人口问题直接可以决定事态发展的走向。

这一点如果中国能做到,那么中国在面对未来战争等不可测事件的威胁时,将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各种极限压制,就可以更自信的进行各种改革和发展了。

这就要谈到另一个问题,中国为什么要不惜成本的对全国各个偏远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投入,我在上一篇关于基建的分析里已经讲了一些,另外再补充一个,那就是当危机来临,大城市人口需要转移的时候,一个在上海工作了几十年,住惯了公寓的白领,来到青海、甘肃一个五线城镇,也可以住得上电梯楼房,用得上抽水马桶,洗得上热水澡,吃得上新鲜水果,用得上4G网络,享受到隔夜即到的快递的服务。

其实大家没有注意到,在此次武汉封城之前,在很短的不到一周之内,有超过500万人离开了武汉,这信息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可怕的,这500万人都去哪了,得有多少病毒携带者啊。但你回过头再去想想,这个信息的另一个意思是,仅武汉一个城市,在几天之内,就可以转移500万人口,这还仅仅是自发的转移。

更重要的是,这500万转移出去的人口,不是无序和没有准备的,这500万人口可以在全国各地生活更长的时间(已经过去两个月了)。

那请问,如果你面对一个国家如此规模的城市人口转移和消化能力,而你又是这个国家的敌对国,有可能威胁对这个国家发达城市进行打击,你觉得这个国家会被你的威胁吓住吗?

知道韩国为什么那么怕朝鲜吗?不是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而是韩国没有战略纵深,没有足够的能力在短时间内转移和消化并复苏首尔等少数几个城市的有生力量。

而中国呢,别看大部分人都住在,或工作在东南沿海城市,但这些城市的人口,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能迁入西南部地形更为复杂的地区,而且能长期生存。

这一点美国和俄罗斯都做不到,美国虽然国土面积较大,但地形过于平坦,可以说没有什么藏身之处,所以美国才不得不把防御战线推到日本和欧洲,把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及阿拉斯加变成隔离带,以最大的可能阻止他国陆军登上美国本土。

而俄罗斯是可以有很大的战略纵深来转移的,但问题是转移到西伯利亚吗?怎么生存?

大家可以再想想,当年日本以倾国之力进攻中国,中国大片地区沦陷,但当时国民政府逃到重庆,中共中央在延安指挥战斗,最后取得了全面胜利。也就是说,就算侵略者占领了整个东北和华北平原,中国依然可以凭借更大的西北、西南腹地保存有生力量,进行反击。

你看看二战时候的法国和英国,当希特勒把坦克开过来的时候,法国立马就投降了,英国要不是隔着英吉利海峡,估计也悬了。法国从东到西也就600公里,来不及反应可能就被占领了。你再看德国东边的波兰(东西距离也就600公里),希特勒用闪电战只花了28天就被全部占领了。

中国从上海跑到合肥就得500公里,从南京到重庆要1200公里,请注意,这1200公里可不是平原,恐怕等坦克开到的时候,自己都得散架。再看看延安,到石家庄和郑州的距离,也都接近500公里,离最近的海岸800公里,更主要的是跟华北平原之间,还隔着秦岭、太行山、吕梁山等。

其实对于中国来说,从重庆到云南昆明还是600公里,从延安到河西走廊也是600公里。这些地方都有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

转移有生力量,并将其保存下来,进行反击和重建,这不仅需要更大的战略纵深,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对这些纵深地区的建设。这种建设在很多时候看上去可能有些浪费,但到了民族生死攸关的时刻,就会发挥出神奇的力量。

中国抗击新冠病毒这一役,其实无形中展现了强大的有生力量转移和生存能力。这种东西,将会在未来重新被世界认识,当我们面临大国之间的对抗,以及更多利益被掠夺,不得不作出反击的时候,对手在寻找中国战略弱点的时候,会想起这次事件。

不要跟我说现代战争都是什么空战、海战之类的,这没错,但这只是一个开辟第一战场和把安全边界推至什么空间的问题,而不是说陆地构造的影响就不存在了。

大家知道美国为什么不进攻伊朗吗?为什么跟阿富汗塔利班打了18年,结果还是跟其签订了和平协议吗?你打开地图看看伊朗和阿富汗的三维图,你就知道了。地形地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地缘政治的塑造,再过200年可能都不会过时。

第二个问题,除了刚才提到的转移有生力量的问题,人类对很多事情的认识,来自于对比,而这种对比,会影响到软实力的重新分配。

我之所以在前文中,跟大家讲朝鲜战争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改变,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朝鲜战争给全球政治决策者带来的冲击是很大的。

正因为有了这种冲击,这些决策者才会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决心、意志,以及潜力作出正确的判断。还记得去年5月中旬中美贸易谈判完全谈崩,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商品提高关税至25%那一次吗?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连续播放了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奇袭》。可谓意味深长。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也经历了内战,但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内战主要是蒋介石不行,而抗日战争的胜利,跟苏联、美国等对日作战有关,很多人甚至不承认是中国消耗了日本,使其不能以更大的规模北上或南下,给苏联和美国各战线的胜利争取了时间。

所以朝鲜战争中国的参战,其实对于由17国组成的联合国军来说,刚开始并没有太在意,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这场战争成为美国有史以来,领导盟友参与的最失败的一场战争,中国用落后其好几代的装备,可以说成功阻击了联合国军。这种从心理层面带来的冲击,其影响是广泛和长远的。

当然,后来中国也打了几场局部战争,比如中印边境战争、中越自卫反击战等,但面对的对手跟当年的朝鲜战争不可同日而语。

1982年的时候,阿根廷和英国为了争夺马岛,发生过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结果就是年轻气盛的阿根廷,被衰落的英国给一顿胖揍。而后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得意得找不到北了,跑来跟中国谈香港问题,结果邓小平说,如果英国人不好好谈,中国将单方面决定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而且中国要收回的是整个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而不仅仅是租期99年的新界。

后来很多人说,英国之所以归还香港,是因为英国离香港太远了,一旦真要打起来,对英国不利。其实你去看马岛离英国有多远,离阿根廷有多近,就知道这不是距离的问题。而且相比马岛,香港周边,都有英国铁杆盟友美国的军事基地,韩国日本、新加坡、冲绳等,这不是距离远近就能解释的。

所以,英国之所以归还香港,依然是基于朝鲜战争以来,对中国的认识。朝鲜战争期间,英国死、伤、被俘、失踪官兵4435人(要知道整个鸦片战争,英国也就死了不到一千人),朝鲜战争马良山一战几乎全歼英国“皇家苏格兰团”,这可是一支拥有300年历史荣耀的部队,“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听到“皇家苏格兰团”第一营被全歼后,也是大惊失色。

那我扯这么多,到底跟此次疫情所带来影响有什么关系呢?很简单,如果疫情是一个强大的敌人,那么只有所有国家都经历了这场战争,才会分辨出谁在面对这种威胁的时候,更加强悍。这就像朝鲜战争,如果中国的对手不是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而仅仅是南朝鲜,那可能大家都不会记得这场战争。

如果此次疫情,类似于2003年的非典一样,只在中国大规模爆发,或者仅仅是中国跟周边一些地区或小国爆发,然后被遏制,那么在国际社会,只会留下一个话柄,西方反而会变本加厉的指责中国很多做法,对中国的偏见不仅不会改善,而且会加深。

但这次疫情远比国际社会想象的要严重,此时仅仅意大利的死亡人数就已经突破了1200人,在求助欧盟无望的情况下,意大利对中国发出了求助信息,在中国派出救援队和医疗物资之后,欧盟脸上也挂不住了,给意大利拨了点钱。

按照目前的状况发展下去,西方发达国家所要面对的抗疫形势会更加严重,我们也并不希望更多的人感染和死亡,但这会带来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影响,那就是全球民众不会再聚焦对中国应对疫情做法的讨论,而是开始对比谁的做法更为有效。

也就是说,随着疫情的蔓延,以及各类紧急措施的推出,无论发达国家政府如何做,民众依然会跟中国来做对比。当然,中国做得也并不好,就像朝鲜战争一样,中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当身边的人因感染病毒不治身亡的时候,当互相隔离,出现各种指责的时候,疫情会给西方更多的人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未来当西方各类媒体发起对中国的偏见性攻击时,民众可能就不会那么热衷了。这种改变如果不经历一些重大的心理冲击,是很被实现的。

我这里不是在夸赞中国,而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人类是一种依靠比较来获得幸福感,以及作出判断,从而决定其观点和行动的动物。这就类似于中国疫情爆发之后,很多明星跑到海外去“躲难”,但现在又得觉得中国更安全,往回来跑。难道两个月的时间,人们对两边政府的信任和认识,就扭转了吗?这种信任和认识的转变,以及基于安全感做出的选择,本身就来自于比较。

这种比较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一旦出现这种比较的机会,很多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某种本质性的变化。

如果说70年前的朝鲜战争,使得传统的工业强国从政治决策层面不再敢觊觎中国的领土,不再轻易的践踏中国的国家利益,那么这一次的新冠病毒,将会给西方从社会层面带来一些新的认识,至少会对“逢中必反”产生一些反思,而这只是一个历史性的开端。因为人类要面对的共同挑战将越来越多。

美国一些专家去年半开玩笑地说了一个观点,意思是,要想让美国和中国停止贸易争端等,除非外星人进攻地球(找到一个共同的敌人)。

当然,我们不能一厢情愿的认为疫情过后西方对中国会有义务性的友善的态度,因为这里面也需要我们对西方文明里面好的部分尽可能的理解和接受,但我要讲的是地缘战略层面。

当你发现,你不仅颠覆不了人家,而且人家有时候做得还比你好,你还很有可能会求助人家,人家还总是热情的帮助你的时候,你看人家的眼光就真的要变了。

人类是一个非常强大而又脆弱的物种,于是,只有出现极端的恐惧,才会摧毁固有的偏见和自大,而这种优越感一旦坍塌,要比人类自己想象的更摧枯拉朽。战争和瘟疫尽管没有人愿意去主动承受,但如果难以避免,便是治疗偏见和自大的一副“良药”。

请不要觉得我的结论仅仅是“中或最赢”,这是人类共同的灾难,但在更加深邃和浩瀚的人类演化逻辑面前,我们所经历的,都只是沧海一粟。看看犹太人吧,自己强大到足以买下整个地球,但战争一来,依然面临被灭种的威胁,一个国家如果不做出最坏的打算,不拥有和展现足够震慑对手的安全实力,文明早就随着铁蹄、枪炮和病菌而消失了,哪还有什么复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欧美将重新认识中国抗疫,疫情将改变世界原有秩序

赞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