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收到中信出版社寄来的一本新书,书名是《说笑:有效有范儿的表达技巧》,作者是一位脱口秀演员,名叫思文。我在综艺节目里看过她的表演,觉得她挺好笑的。
可是平心而论,我读这本书有点像喝白开水。作者在书中表达自己对「幽默」的洞察不多,也没有命中我。另一方面,书中讲到关于如何制造幽默的方法,在我看来也更像是解释工具,而不是生产工具。
不过话说回来,幽默可能还是手艺活,需要天赋和经验,想用公式制造幽默可能确实不现实。同一个段子,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效果完全不同。有时我给媳妇复述听来的笑话,自己笑得都快失禁了,她却纹丝不动看着我,就像看一棵挂满彩灯的颤抖的圣诞树。
当然,也可能是我对幽默这件事情的理解还不足以支撑我与这样一本书产生共鸣。至少我抱着「读完这本书就可以像她一样好笑」的念头落了空。
不过在这本书里,思文对沟通原则和方法解构给我不少触动,有几条想跟大家分享。
1. 沟通的本质是有效信息传递
以前看过一幅图,找不到原图了,大概意思是说沟通就是信息流失的过程。假如脑子里想的是 100%,说出来只剩下 80%,对方接收到 60%,能理解的只有 40%,记住并落到行动上的估计不到 20%。
沟通的实际效果要看最后那 20%,而不是前面的 100% 或 80%。大家都懂这个道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时常忘了沟通需要以对方理解和落实作为终点,总觉得自己说了就可以。
比如我们做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多方提前确认方案,有时我们会草草把需求文档发给业务和技术部门的同事,对方没什么反馈就继续往下做。结果东西出来时发现有问题,产品经理可能会说:「之前文档给你们看过了啊」。
这就犯了「没有将沟通进行到底」的错误,把写好的文档发出去只是一次完整沟通的前半段,如果对方没有接收、没有理解,沟通就是无效的。谁发起沟通,谁就需要妥善完成沟通,别变成半吊子沟通者。
2. 不要把攻击当成犀利,把凌驾当做魅力
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沟通的前提是参与沟通的各方需要「畅通」,如果通路被阻断,就无法有效传递信息。
而阻断沟通的第一大杀手就是情绪,一旦上了头,大家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就会开始扭曲,沟通立场也会变得封闭。
激化情绪对立的源头,十有八九是缺乏分寸的交流方式。
书里提到两种语言雷区:第一种是反问句,反问句一般带有极强的情绪色彩。比如对同事说「难道你就不能动动脑子吗?」,这样的话毫无信息量,而且很容易阻断沟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第二种是居高临下的评价,这种很微妙,有时轻轻一个「呵」或嘴角的一丝嘲讽就够了。居高临下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是控制欲在作祟,而控制是最不利于问题解决的沟通态度。
这本书里有句话说:「不要把攻击当成犀利,把凌驾当做魅力」,把握好边界感,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才是有效的沟通者。
我们生活中有种人,他们把刻薄当个性,先抛出一句「我这人说话直,你别往心里去」就认为自己得到了豁免,接下来话怎么难听怎么说。我有个朋友也常这样说话,有一次被人开玩笑地呛了一句,说「没事没事你说,不过我这人下手重,到时候你也别喊疼」。
语言暴力也是暴力,下次你在言语之间想要动粗时,提醒自己这跟把对方摁在地下揍没什么区别,克制一下,好好说话。
3 无视敌意,方得自由
但有没有人真的能做到「别往心里去」呢?还真有。
多年前我的主管带着我跟其他部门的同事开会,因为一些「地盘」的因素,对方一上来就蛮不讲理,把话说得很难听。
我当时还是个暴脾气,立刻开启了战斗模式,心里想怎么喷死这群 XX。但我的主管却面色平静。他不应战,只是不断地用剔除火药味的语言翻译和复述对方的话并征求确认。
如果对方说「你的方案就是垃圾,根本不能用」,他就说「我理解你的意思是对这套方案的可行性不太放心,是吗?」
这样不停地来回几个回合,对方逐渐地开始熄火,虽然还是有敌意,但至少可以开始就事论事讨论了。
会议之后,我依然心绪难平,气得像一条河豚,骂骂咧咧的跟他抱怨,他却跟我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我也想发火,但发火不解决问题」,第二句是「设身处地去想,他们有情绪也是正常的」。
那大概是我职业生涯的某个禅定时刻,从那之后我也开始用这样的方法去参与有情绪的沟通,并始终不断地提醒自己,大部分时候情绪不解决任何问题(也不排除有部分情况翻脸确实可以解决问题)。
无视敌意,才能在沟通中获得自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我这人说话直,你别往心里去” “巧了,我这人下手重,你也别喊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