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价长期低迷的严峻后果:世界石油体系开始动摇!

5月1日起,OPEC+开始实施每天减产970万桶原油的措施,总算缓解了一下人们对原油、燃料存储空间殆尽的担忧。

摩根士丹利认为,供应过剩可能已经到顶了,不过供过于求的市场局面大概率还会持续几周。

尽管石油市场最糟糕的情况可能过去了,但根据大多数分析师的评估,认为还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消费水平,不过随着美国各州重启,疫情高峰会不会卷土重来、阻碍全球复苏,都还不好说。

从19世纪中期石油被发现到以石油为基石的工业世界,我们看到了石油既是能源也是金钱,既是商品也是武器和权力,140多年来,石油世界一直笼罩在阴谋阳谋中。

1999年欧元启动,自信满满的欧盟给欧元与美元定比值为1:1.07,萨达姆以为抓住了时机,就将宝押在了欧元身上,迫不及待地对外宣布: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将用欧元来结算。

这一下惹火了美国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的实体经济逐渐半空心化,全靠金融、军火以及互联网等虚拟经济吃饭,一旦伊拉克带头把石油出口结算改成欧元,一旦全球石油结算全都把美元踢掉换成欧元,那美国真的可能会喝西北风。

尤其是伊拉克真的起到了示范作用,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陆续跟风宣布自己国家的石油出口结算也用欧元。你断我翅膀,我毁你天堂,气急败坏的美国急忙给伊拉克扣帽子:说萨达姆支持恐怖主义、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后“名正言顺”组团狠锤伊拉克。

黑色的黄金背后,暗流着无数的淋漓鲜血。

在漫长的博弈里,形成了今天石油江湖多国鼎立的局面。

以美国为首的美、墨、加团队,唯美国马首是瞻。

以沙特带头的OPEC,还有强大的俄罗斯,两个围绕产量和价格相争的“死对头”;

还有拉美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在夹缝之中艰难的求着生存。

石油博弈的本质是国力的博弈,对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来说,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伤害页岩油行业的利益;

对沙特和俄罗斯这样的强国来说,是提升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的机遇;

而对于产业单一、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小国来说,石油关乎国计民生,这种博弈无疑是高速运转的绞肉机,分分钟可能改写国家的命运。

今年这场疫情+价格战造成的“史诗级”油价暴跌,让石油行业面临着10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危机,现行世界石油体系正在不可避免地出现动摇。

如果油价长期低迷,对各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01

美国:债台高筑,经济雪上加霜

面对石油价格战和疫情的双重暴击,虚胖的美国也表现得并不抗揍,在石油长期低价的现实里,美国的债务问题将更加严峻、页岩油气行业出现崩溃并可能引发金融市场次级债风暴,甚至经济龙头地区可能会要求独立。

低油价直接斩断了美元薅世界羊毛的财路。

在以前的时候,美国利用油价暴涨可以直接拉动美元需求量的提升。

比如原来的油价是40美元/桶,你兜里有160美元,所以理论上你可以买走4桶油,现在油价涨到80美元/桶了,你的钱只能买走两桶油了,为了不看着家里的汽车全都趴窝,你必须得想办法搞钱把剩下的两桶油搞回来。

要么动用外汇储备,要么用自己的资产去换钱,美元就这样源源不断的加速回流给美国。

美国也就可以用这样豪横的办法掠夺世界的财富。

但是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得全世界的原油需求量大降,油价长期低迷,美国薅羊毛的剪刀生锈了。

“没有需求不要怕,创造需求也要上!”

发动战争,是降低石油产量并增加需求量,从而快速拉升油价的有效手段。

从威胁沙特到两次攻打伊拉克,再到对伊朗指手画脚以及现在对委内瑞拉的“政变”,美国都是在有意的把控世界石油的供求关系。

根据美国的最新测算,委内瑞拉目前的石油储量已经超过5000亿桶,境内一个平平无奇的石油带奥里诺科,储量就已经超过沙特的2640亿桶了。

“你储备了这么多石油,我们还怎么拉升油价啊?”这就是美国近期对委内瑞拉摩拳擦掌的主要原因。

油价上不来,国际市场上的美元就无法回流,需要钱怎么办?

没办法,只能自己印钱。

所以美联储在无限的量化宽松,2万亿+2.3万亿,一轮又一轮的美债押上,就是为了缓解国内的赤字。

油价低迷,就是美国债台高筑的一大推手。

关键是今年夏天,美国企业债市场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美国企业债偿还期集中在了今年夏季,超过1.3万亿美元的企业债中,大部分都是页岩油企业和波音这种公司。

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在45美元左右,石油价格要涨到相当的水平,企业才不亏钱。加上早些年油价高的时候,为了抢占国际石油市场,许多美国石油公司发了不少债券借钱扩充,这些公司大部分都无法度过这一历史性的衰退。

4月1日,美国原油巨头怀丁石油公司申请破产,这也是今年油价大战的首个牺牲品,油价大跌、生产出来的石油没有销路,导致公司现金流短缺,恐慌蔓延整个行业,银行的抽贷、断贷进一步加剧了怀丁以及其他石油公司的危机。

随着油价的进一步下跌,许多石油公司都在申请破产。据Rystad Energy的数据分析,在油价20美元的环境下,533家美国石油勘探和生产公司最多能苟延残喘到2021年底。Rystad估计,如果跌至10美元的价格,将有1100多家公司破产,情况有多危急可想而知。

4月末,美国戴蒙德海底钻探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家有31年历史的钻井公司,去年营收高达9.81亿美元(约合69.4亿元人民币),约有雇员2500人。谁能想到不过一季的时间,这家老牌海上钻井公司就在疫情爆发、油价战争中轰然倒塌。

根据破产保护申请文件,戴蒙德海底钻探公司的负债为26亿美元,其中有20亿美元为债券形式,然而戴蒙德目前手上只有4.35亿美元现金。

不少迹象表明,能源公司很有可能会集中爆发债务违约潮。

根据摩根大通的分析,华尔街最大的垃圾债券发行方之一就是各大能源公司,这些公司也是最大的垃圾债券借款者。

2020年,美国油气公司超过4000亿美元的债务将要到期,油价如果一直走低,这些公司维持生产水平只会越来越难,凉凉只是时间问题。

未来一年时间,美国油气行业将面临石油企业破产潮,成千上万的裁员,两年内可能会有50%的页岩油气勘探和生产企业破产。能源行业是美国债券市场最大的融资部门,这些页岩油气开采商一旦倒闭出现债务违约,连锁反应可能击垮美国经济产业链。

要知道,美国有6%的人口是石油行业从业者,不是小数目,一旦连锁反应让情况真的朝着这种方向恶化,到时候美联储备下的救市措施都回天乏术了。

油价引发的危机对美国来说才刚刚开始,页岩油产业的崩塌只是击垮美国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上一次大萧条,美国还能将转机押在二战,战争轻易就能解决大量人口失业问题:工业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生产军火,各种消耗品国防部可以无限接单,政府可以无限发债,失业工人可以大批地上战场(牺牲了就算消灭过剩劳力了),所以当时的美国参加二战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从战前两面做生意、战中的租借法案,直到战后马歇尔计划,造就了美国将近30年的繁荣。

但遇上今年的新冠疫情和油价大战,美国一点招儿都没有,“看不见的敌人”你怎么打?

美国大水漫灌超发的美元,并不都能到达中小企业、老百姓的手上,因为美国很多穷人连银行账户都没有,国家想发钱都找不到人。纽约已经开始给穷人免费发放三餐了,而这种“福利”可坚持不了几个月。

因为美国虽然能保证粮食管够,但蔬菜和水果高度依赖墨西哥进口,现在又遭遇了疫情影响,一旦果蔬供应中断,老百姓们一定会很不开心。考虑到“自由国度”全民武装,失业、物资短缺问题带来的社会动荡,可能是美国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联邦政府靠不住的时候,州政府就得想办法自谋出路了。

在美国,想要闹独立的州有很多,闹得最凶的恰恰是美国经济的龙头加州和德州。假设为了自保,加州和德州开放和墨西哥的边界,让蔬菜、水果和廉价的劳动力运进来,新鲜的果蔬有了,基建中的脏活累活也有人干了,这两个州极有可能率先摆脱疫情和油价大战的影响。

美国要是因此分裂成几大区域,那么相当长一段时间应该无暇干涉其他国家,对世界和平来说倒也是好事。

02

沙特&俄罗斯:勒紧裤腰带,看谁先撑不住

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产量位居世界前三,石油生产成本也是卖家三巨头里最低的。一桶原油开采成本,美国需要45美元,俄罗斯需要30美元,而沙特仅需要3美元,算上存储和运输满打满算每桶也没超过10美元。

乍一看,油价大战中沙特应该是最具成本优势和竞争力的,但其实沙特恰恰是最弱的国家。沙特的国家制度一直停留在十九世纪的君主制,一切都由国王说了算,近些年,君主制与国家现代化的冲突不断,沙特国内贫富差距极大,社会矛盾尖锐,改革呼声此起彼伏。

王室的斗争十分激烈,老国王的儿子们、被废的王储,各方势力都想借助改革派的力量争夺王权。就在今年的这场油价暴跌前夕,85后的王储杀伐决断,逮捕了国王兄弟、前王储、高级军官和大批家族成员。

沙特需要大量金钱来维持社会稳定、保证王室的奢华生活、为国民提供持续高福利,以及进行国家经济结构转型,而这一切都完全依赖原油出口和原油收入,所以油价对沙特的经济影响非常重要。

糟糕的是,沙特的外汇储备跟2014年的高点相比较,已经消耗了1/3,如果油价长期低迷,5年之内沙特就能吃光几十年攒下的老本儿。此时此刻,急昏头的沙特所能想到的,只有扩大石油市场份额一条路可走。不打价格战,沙特就只能等着百业凋敝。

自从1981年海合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立,波斯湾地区的白袍六国开启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节奏,人均GDP是美国的150%,但是这笔财富却被土豪们用来挥霍和投资美国了,因此白袍六国普遍没有石油之外的工业生产力,海湾国家的人均GDP也就一直围绕着原油价格波动,人均GDP逐渐徘徊在美国的50%左右,近年来又进一步滑落了。

沙特王储很清楚,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已经迫在眉睫了,在2030远景计划中,沙特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开发和制造业、在红海沿岸设立“半自治”无签证旅游区。不过,在原油需求和油价仍不明朗的第二季度,沙特不得不削减5%的政府支出,将债务上限从GDP的30%上调到50%,大刀阔斧的改革也不得不暂时搁浅,毕竟在君主制与国家现代化的矛盾中,一旦没有稳定的高福利维稳,沙特很可能遭遇颠覆性的政治动荡。

石油博弈的另一边,俄罗斯的情况也并不乐观,内忧外患会让俄罗斯处于更加严重的腹背受敌状态。

从政治博弈的角度讲,俄罗斯是美国和沙特共同的打击对象,俄罗斯在能源政策上没有义务和欧佩克同步,也常常根据自身利益调整原油产量,这种“叛逆”让沙特和俄罗斯两国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另一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对俄罗斯发动了多轮经济制裁,不少美国政客认为,油价暴跌本身对俄罗斯财政和民生就是最大的打击,因此这段时间美国既没有提振油价,也没有对俄罗斯补刀。

值得注意的是,这轮美国期货市场中的“负油价”对俄罗斯意义并不大,因为俄罗斯生产、销售的乌拉尔原油,价格参照的是布伦特原油,而不是美国的WTI。

不过油价暴跌对俄罗斯来说终究是个坏消息,毕竟石油经济仍是俄罗斯的主力,靠调整产业结构来脱困,明显来不及了。“内忧”还不止这些,从普京时代开始,俄罗斯就一直困于强人和寡头垄断、资本不断出逃的经济难题。

情况到2005年《税收赦免令》颁布之后有了短暂的好转,根据法令,2006年1月到7月,只要向国家缴纳13%的个税,那么无论你是贩毒、走私还是抢劫,2005年之前的收入都算你的合法收入。潜台词大约就是:只要大佬们别把钱转移到国外,我就认定这些钱是合法收入,求求你们别往外跑了。

这之后,俄罗斯真的迎来了一波投资小高峰。可是跟沙特一个路数,这一大笔钱依旧没用来振兴实业、制造业,而是用于采矿业和房地产,还一度让莫斯科的房价高到成为神话。产业和经济结构的畸形从这时候就埋下了祸根,一旦遇上经济不景气资本出逃,支柱产业结构可能迅速崩塌。

现在赶上疫情爆发和油价大战,已经出现了卢布大幅贬值和外资出逃现象,俄罗斯的经济恐怕也要迎来至暗时刻。

从1975年左右,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开始,尝到石油甜头的苏联就一直将财政收入重心放到石油上,到了1980年代,苏联超过一半以上的外汇依靠的是石油出口。这直接决定了苏联的一条重要“命脉”被绑在了石油上。

也是从那以后,石油行情成为俄罗斯经济的晴雨表。直到今天,在俄罗斯的出口结构中,超过50%都是能源,原油就占了三成,和沙特一样,原油收入也是俄罗斯经济最后的一块遮羞布。在即将到来的工业4.0时代,俄罗斯已经日渐被边缘化。

石油给俄罗斯经济输入大量血的同时,也牢牢地牵制着俄罗斯。

如果大幅减产,美国页岩油企业可能因此回血,油价上不去,俄罗斯的经济就上不去,最终便宜了美国;

如果不减产,继续跟沙特和美国硬刚,美国页岩油企业肯定最先挺不住,但是俄罗斯自己能不能坚持给卢布输血,也很难说。

美国在这场油价的博弈中的优势也渐渐凸显。跟沙特和俄罗斯有本质区别的是,美国原油生产是私企承包的,不需要考虑政府预算,只需要考虑市场实际情况。只要原油期货价格高于45美元每桶,美国油厂就会积极拥抱996福报,开足马力24小时连轴转生产石油。

但美国也不希望太高的油价成为常态,因为美国的经济体系是相对健康和多层次的,不像沙特和俄罗斯,完全依靠石油产业。只要油价大于45美元且在一个合理区间,美国就可以在舒适区,一边蚕食欧佩克的市场份额,一边让国内石油企业有钱赚,而且国内经济还不受高油价拖累。

既然发动了价格战,说明沙特和俄罗斯多少还是能承受一波攻击,因为两国有相对充足的外汇储备,且水平不相上下。

不过4月开始,油价下跌的速度明显超过了沙特和俄罗斯一开始的预估,比拼血槽的时刻到了,就看双方谁先撑不住。

03

“原油小国”:团灭or“石油之春”?

原油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手段,能牵着超级大国的鼻子,能搞垮沙特、俄罗斯这样的强国,自然能分分钟搞垮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小国,而且是挫骨扬灰的那种垮。

毫不夸张地说,油价暴跌带给原油“小国”的影响,可能是“政治性灭国”。

拥有世界第一石油储量的委内瑞拉正在上演魔幻的一幕,这个曾经富得流油的国家,百姓已经在为面包操碎了心。要知道上世纪70年代,因为原油的加持,委内瑞拉可是全球最富有的20个国家之一,再之前,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委内瑞拉依仗石油出口,让本国的玻利瓦尔元成为世界上最值钱的货币之一。

历史一再证明,实业落后就要变本加厉地挨打。委内瑞拉现在的困境,起因就是国内制造业太落后,什么都得靠进口。而国家财政严重依赖油价,一旦遭遇原油价格下跌、美国施加经济制裁,国内为数不多的生产也就得停工,经济链条十分脆弱。

今年的委内瑞拉,在疫情爆发之前就陷入经济崩溃,现阶段靠中国援助续命,

而政府为了让老百姓继续支持自己,已经到了用食物来诱惑百姓别去签名支持反对派的地步。

在拉美地区,另一个面临“灭国”危机的国家是厄瓜多尔。石油行业同样占据厄瓜多尔财政收入的60%。去年,厄瓜多尔因承受不起油价下跌带来的经济危机,紧急求助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然是美国说了算,提供了大约102亿美元防止厄瓜多尔的国家破产,当然有附加条件,就是一大串的经济改革。

改革中的一项是取消国民的燃油补贴,以及其他民生福利,一下点燃了厄瓜多尔的民愤,去年一年时间就爆发了上百次抗议游行。

然而IMF提供的102亿巨款对厄瓜多尔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根基扎在油井里的厄瓜多尔,在这次油价暴跌中直接跪了,欠账还没还完,厄瓜多尔再次厚着脸皮找IMF借钱,这次,自顾不暇的美国假装没听见,不再理会这个战五渣。

地球另一端的巴林,从2019年底开始,靠着老大哥沙特的金融援助才勉强支棱起来。

隔壁的阿曼更糟,2014年阿曼的债务是GDP的5%,到了去年,债务已经占了GDP的60%,油价60美元以下的时候,阿曼的赤字增长10%,油价30美元的时候,赤字增长22%,在负价时期,白袍小国能撑多久,完全取决于沙特还能扶多久。

隔壁的北非也在水深火热里哀嚎。资源最丰富的安哥拉,脚下不是石油就是钻石,奈何80%的财政收入要依仗石油。

受几次油价波动影响,安哥拉现在每年还要用出口利润的30%来偿还债务。此时此刻,安哥拉的外海同样漂满了满载原油的油轮。

阿尔及利亚在疫情和油价的暴击下,也要挺不住了。

为了避免爆发革命,政府一直靠高社会福利来稳定民心。但根据IMF统计,2020年阿尔及利亚的外汇储备低于100亿美元,政府不得不削减30%的预算,进一步压缩社会福利,接下来社会稳定问题会成为阿尔及利亚的重点。

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石油出口占总出口的90%,70%的政府财政收入都来自石油,而每年又要拿出收入的65%来偿还各种债务。

在石油危机面前,对沙特、俄罗斯这种有外汇存底的大国而言,危机不会太快到来,但对于上述这些高度依赖石油出口、政治混乱、人口数量庞大的小国来说,爆发革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危机才真正开始。

这些国家的未来,更多取决于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是否到位。否则世界将面临一场横跨非洲、中东、拉美的“石油之春”。

面对疫情造成的巨大供需失衡,美国很难凭一己之力把油价维持在40美元以上,虽然美国最近一直试图用关税来威胁沙特和俄罗斯,但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却没带头减产,难以服众。

而事实上,以当前沙特和俄罗斯的态度,只要美国愿意减产,这两家也是愿意跟进的。所以现在OPEC+的减产协议,最大难点一直卡在美国不愿意减产上。

也许最后大家会重新坐下来谈,达成一个短期协议把油价稳在一个大家都更能接受的水平。价格战是手段,每个人都得割点肉下来,毕竟全球经济衰退面前,谁都经不起搞。

不过反观历史,长期的高油价以及为了维持这种垄断价格,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人为的“石油危机”,而这种危机变相刺激了能源技术的变革。

石油的储量越探越多,开采技术越来越先进,新能源也持续涌现出来。

石油(还有天然气),如同昨天的煤炭一般,正在变成一种越来越不值钱的资源。可以预见的是,全球能源的潜在供应将持续地大于有效需求。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岁月中,油价将长期承受下跌的压力。

技术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与许多人(包括许多中国人)的想象恰好相反,由于技术的进步,我们恰恰生活在一个能源丰裕的时代。

比如3月底,比亚迪发布了“刀片电池”,区别于松下、LG制造的锂电池,比亚迪这款基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摆脱了对钴的依赖,热稳定性、安全性比特斯拉应用的三元锂电池强了不止一点。更燃的是,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放言,“要将‘自燃’二字从新能源车的字典中抹去”。

中国企业正在努力从技术路线打破国家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要让油价之战不再左右国家战略,让能源安全不再受制于人,这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来撬动国家能源结构变革。

相信不久的将来,油价的波动不会再像现在一样牵动每个国家、行业的神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全球油价长期低迷的严峻后果:世界石油体系开始动摇!

赞 (1)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