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想起了我的小时候

今天是儿童节,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提问:你小时候最大的困苦是什么?

今天的我们,物质和精神生活已经相对足够丰富,但是回想起小时候,可真是感慨万千。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物质匮乏的年代,最大的困苦并不来自物质,而是来自精神生活。

没有书读,无书可读

那时候当然没有互联网,除了书刊报纸,没有什么其它信息获取的渠道,作为一个小孩子,精神是困顿,苦闷的。

书,读什么呢?除了课本之外的书,能找到的也没几本,最常见的是武侠小说,残缺不全的文学名著零星可见,经常出现无书可读的时候。且不说这些算不算好书,就是垃圾书,也不够我看的。前几天,作家叶永烈去世,不少人怀念他编写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作品,而我则无感,因为没看过。还有郑渊洁的作品,没看过,没有这个条件。

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有了经费,买了好多书,但是学校锁起来,不给学生看。怕我们这些学生「学坏」,不用心学习了。其实都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有什么可以学坏的呢?那些老师不会理解。

几乎每个老师都不希望学生把课外书带到课堂里来,我高中的时候省吃俭用买了一本《鲁滨逊漂流记》,还没看完,就被没收了,等我从那个讨厌的数学老师那里好说歹说把书赎回来,发现书都被他看脏了,一直不还我,是他也觉得书好看,看完才能还我。拿到书之后,又生气,又心疼。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大学,图书馆可以借,书店里可以买,而且,终于没有人管了,只是没有那么多钱用来买书。有一次我和同学闲聊,他说上中学的时候找不到书读,电线杆子的广告也可以看半天,今天很多人觉得莫名其妙,而我则是感同身受。

以前看到有学者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我不由得苦笑,人家经济那么发达的地方怎么会是文化沙漠?我成长的环境才是文化沙漠好不?

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会终身受益,能从童年开始阅读尤为重要。自己工作赚钱后,买书从不吝惜,家人和朋友有时候也笑我,为什么在阅读这件事上这么花心思。如果你们也曾经历过如我一般的困顿,你们也会像我今天这样感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在合适的时间看到那些好书,那要多美好。

或许有人说,现在不都用上手机了么?让那些孩子通过手机通过网络看书不行么?这恐怕是「何不食肉糜」的想法,再说,接触到的内容良莠不齐,未必适合他们阅读,有些家长自己也缺乏鉴别力,即使给孩子买书,如果都是一些糟粕的话,反而适得其反。

不要让阅读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阅读的权利和机会。

一本好书,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满足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知识探索的欲望。

我不想再回到我的小时候,但我想让现在孩子也可以发现更大的世界。

点击上面这张图片,进入到读库的小程序,可以看一下读小库品牌下的童书系列。

你不经意间送给小孩子一本好的图书,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从给孩子一本好书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儿童节,想起了我的小时候

赞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