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妻儿一起逛商场,心情大好。穿过一楼的珠宝区,二楼是服装区,再往上就是餐饮美食。到处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如果不是人人脸上还戴着口罩,简直看不出这是疫后时期。
走到商场第四层,热闹的场景消失了。如同走进一个休息的工地,地上到处是木板、泡沫和广告纸,几个工人在钉墙,一个保洁在打扫。这种安静和楼下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我有点惊讶,匆忙退缩,仿佛误闯了另一个世界。
下楼继续逛,看各种饰品店,好像一切不曾发生。不过,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萦绕在心。回味一路的热闹场景,竟是少了一道色彩。猛然想起来:这商场的电影院,到现在也还没有开业呢。刚才我走去四楼,其实就是电影院。
就在半年前,这个商场我最常去的是电影院。经常拉着妻子一起看电影,偶尔也单独看。对电影院如此熟悉,以至于对它的周边一切习以为常,仿佛它们天然就长在那里。直到影院关闭,喧嚣沉寂,它们才浮现在我的脑海。
影院入口上方是一块巨大的LED屏,偶尔播放通知和影讯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滚动播放将上映电影的预告片。这些预告片很精彩,勾得人恨不得当场买票。如果真买了,多半上当——每个档期的好电影,只有一二部,大部分电影看预告片就好了。
购票前台两侧是零食区,卖爆米花和可乐,是每一个减肥者的大敌。它的边上是两排自动取票机,这行当竞争最激烈时,可以看到七八种机器。网络购票兴起后,很多人都是径直到机器取票,售票前台冷清了很多。
等候大厅摆着赏心悦目的海报,少则七八幅,多则二十几幅。有的电影在热映或即将上映,也有不少下映海报还没撤的。我买票后的闲暇时间,常常会把厅里的海报看一遍,跟看像画展似的。
实在不想走,可以躺下,大厅摆着两排按摩座椅,扫描二维码,花上十几块钱,享受半小时机器按摩。这里有零食饮料机,抓娃娃区,我没有尝试过。
电影院两边是游戏厅,有赛车游戏,还有射击游戏、投篮游戏,无论男女,大人还是小孩,总有一款喜欢。来电影院太早的人,或看完电影的人,都可以玩上一两局。这些区域我也没去过,在此之前熟视无睹,只有等到一切消失,它们才如此真实地出现在我脑海里。
过去很长时间里,到电影院看电影,是我很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娱乐,却不是很闲散松垮的娱乐。看电影像看戏一样,要买票入场,灯光熄灭,音响全开,抓着人认真看。没法躺着,不能聊天,也不能暂停;当然,也不用担心有人打断——只有安安静静看。
时间破碎的现代人,在醒着的时候,有多少个聚精会神的两小时呢?如果恰好是一部好电影,那简直棒极了。因此每次有好电影上映,我都会到影院观看。贡献票房在其次,关键是给自己两小时的安静,享受众多影人精心奉献的好作品。
看完电影再来一餐美食,再信步闲逛,这不是一个最美好的下午吗?
今年1月起,因为新冠肺炎大流行,影院行业关闭了将近半年。这个行业仍然看不到一点重启的希望。哪怕一些保守的做法,比如像复工初期的餐馆行业那样,隔张一个位子坐,勤加消毒,要求观众全程戴口罩——这些做法全都没有,直接就是关停,没得商量。
很多人说,电影院那样的密闭空间,出现爆发性传染怎么办?暂且不说影院能做好消毒工作,就说风险。电影院比餐馆的风险更高吗?在熙熙攘攘的餐馆吃饭,所有人不戴口罩,口沫横飞,怎么防病毒呢?
电影院看似聚集,其实可以隔座,戴口罩安安静静坐着,风险不比学校、企业和商场高。观众都是购票入场,一旦发现病例,找到密切接触者是很容易的。
进入5月,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低风险地区了。除极少数的输入型病例(迅速被隔离),偶然爆发的地方性疫情(比如吉林舒兰,北京部分街道),绝大多数城市已连续两三个月零新增病例。说句不好听的话,你想在自己的城市找到一个患者,难于登天。
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都在恢复正常。工地恢复,商场开业,公司上班,很多学校也早已复课。然而就是影院这样的娱乐场所,还管得死死,没有多少道理可言。更糟糕的是,很多很多人,还支持这样的封禁政策,觉得继续关着电影院,是可以接受的。
有什么站得住的理由?很多人没好意思说的理由,我来替他们说——影院是娱乐行业,少出门又不会死,看电影在家看不行吗?这些“不重要”的行业,关掉就关吧,没什么大不了。
在管制狂人那里,越是夸大风险,越显出他们的责任感——反正代价不是他们承受。他们看似重视风险,其实只是不在乎,认为别人的生活方式不重要。按照“电影院不重要”的逻辑,餐馆也没必要开门——吃饭不能在家吃吗,点外卖吃泡面不行吗,为什么非得堂食?
人类悲欢的情感互不相通。他们难以理解,安静看两小时电影,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他们想象不到,没有电影院,就没有周边游乐场,商场很多片区都不开。
商场的儿童乐园,都现在也还关着呢。带小孩子很辛苦,老人受罪,妈妈憋屈,爸爸烦闷——正常生活被打乱后,很多矛盾会爆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这不是很多人说的那样, “这些娱乐场所不重要”。
过去我们经历的正常的,美好生活,没有哪一个环节可以被轻易否定。不同人对风险理解和承受能力不同,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风险都很低,还是有人害怕,连门也不敢出;大部分人都正常上班,更有很多人需要看电影,这不应当是奢望。
关闭电影院,不只是观众少看几场电影,而是这个行业面临生死危机。全国影院行业的从业者大概100万人。算上影院相关行业(零食饮料、游戏海报等),大概再番一倍。这些人都失业,不是闲在家里,就是挤压到本来就很艰难的行业。
看完电影打车回家,我听网约车司机说起,现在打车的人少,开车人很多,经常一个小时才派一单,现在每个月只能赚三四千块钱。在北京,这样的收入只比最低工资高一些吧。我一直关注这个领域,心里很明白:不只电影行业,还有健身馆,旅游行业,教育培训机构,他们都没完全恢复呢。就业很困难,所有人都在承受压力。
电影院一关就是半年多,如果说前期还有必要,最近几个月的纹丝不动,是不是过于僵化?电影院一天不开门,它的上游整个产业,都受到很大冲击。明星可以休养生息,走一走综艺,这个行业99%的工作者,却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还要吃饭,要生存下去。
抗疫在常态化,时间可能是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影院行业的关闭状态,还要维持多长时间呢?希望有人能给个说法。也希望有更多人发声,呼吁全国低风险地区的影院解禁。
有人喜欢上街购物,很多人喜欢看电影,不应当厚此薄彼。哪个城市和街道有高风险,细化管理就好了,不应该一刀切;觉得影院不够安全,要拿出理由和防疫指南。影院自己也防疫,没有谁比他们更怕病例。
打着“万无一失”防疫的人,只是追求“万无一失”,却由他人承受代价。他们没看到,这种严苛的防范体制,已经带来太多无谓的损失。是时候改变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新冠肺炎大流行,影院行业关闭了将近半年,放电影院一条生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