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内卷了吗?什么是内卷?

内卷化并不是一个新词,它来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末,是由一个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提出来的。

当时,盖尔茨在风景秀丽的爪哇岛进行考察,他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发现那里土地资源有限,而且还缺乏资本,再加上行政性障碍,使得劳动力只能不断地投入到有限的水稻生产中。用犁耙松土,用镰刀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虽然当地人的原生态农业维持住了田园景色,但却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发展,只是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于是,他就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内卷化”。

一开始,内卷化的概念只是应用在农业领域,后来,被广泛应用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学术研究中。

比如,很多学者会用内卷化这个词来分析清朝经济,认为清朝衰败的背后,正是因为陷入了内卷化困境中。清朝没有引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是因为看不到这些技术的价值,而是受当时的社会情况所限,被过载的人口和落后的生产力所裹挟,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以用,谁还会革新技术?如果贸然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话,还会引发社会变革,即便这个变革长期是有益的,大家也不愿意冒那个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廉价劳动力周而复始地投入到生产中,看似一切都在正常向前,但实际只是在原地踏步。

内卷化这个概念也可以延伸到一个行业、一个组织,甚至是一个人的身上。

一个企业,看起来没啥发展,但也没有垮掉,每年就是重复自己,这种状态就是内卷。原来叫农业内卷化,现在一个组织、一个学术单位也可能落入内卷化的僵持状态。

这种内卷让组织的反脆弱性很差,一旦黑天鹅降临,就会彻底垮掉。今年这种现象太常见了,一茬茬的企业倒下去。

在一种环境里待久了,每天就是重复自己,上班,下班,朝九晚五。我在用友软件园那段时间就是这样,后来特别恐慌,感觉每天就是重复自己,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觉得再重复下去,是没办法说服自己的,于是后来去锤子,想创业来了极客邦,终于做了自己想做的产品。

每天上下班正常的工作,并不一定是内卷。同样是忙忙碌碌,为什么有的人成长得特别快,能力迅速提升?有的人却始终在原地徘徊,甚至能力在倒退?很可能,你的忙碌只是内卷化忙碌。看似很充实,但实际只是停留在了没有成长的重复状态中,低水平循环,停滞不前。

知乎上有个问题说:程序员未来会成为非常内卷的职业么?获得一万多个点赞的回答是:不用未来,就现在,从加班文化看,程序员早已是一个高度内卷化的职业。答主认为,在互联网公司加班还没有成为文化以前,程序员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创意和效率,是智力和能力的竞争。但当加班形成一种文化,高强度的劳动不仅会摧毁人的健康,还直接缩短了程序员的职业寿命,使中年危机成为程序员无法逃避的宿命。另一方面,当所有企业都学习加班文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格局将回到同一起点,各公司比拼的还是创意和效率。

这种观点当然是偏颇的。因为创意和加班并没有逻辑关系。最终一个企业能否胜出,拼的还是创意和企业产品价值。

退一万步讲,即使整个行业都陷入了内卷化,那为啥还是有那么多优秀的公司和人冒尖儿呢?

最终还是需要向内寻找答案。

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问自己,是不是陷在了重复的舒适圈里,不愿意跳出来,不愿意做出改变。日常自省,就很难陷入内卷化的怪圈。

每个人,每天起床后都会做同一件事。他们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没人付诸行动。

你会改变自己吗?

与其说内卷化是某个行业、某个人的问题,不如说是大家的共性问题。它和年龄、起点没太大关系,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它决定了你成长的大方向,也决定了你是否能走出自己的围城。

周末鸡汤一碗,别烫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今天你内卷了吗?什么是内卷?

赞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