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辽宁省印发通知,公布省内无居民岛的使用金征收标准。辽宁多数无居民岛在大连,大连是计划单列市,海岛价格不归省管,因此这则通知实际影响的范围很小。不过,我国无居民岛的开发情况,还是很值得讲讲。
中国是海洋大国,却称不上用海大国,尤其岛屿开发很不足。面积超过500平米的无居民岛,一共7000多个;2011年国家海洋局对外推介无居民岛,已开发的900多个。一直到2017年,通过审批的26个,平均每年不到6个。
扣除条件恶劣,开发不便的情形,中国有数以千计有开发价值的无居民岛,还在等待开发。只是开发这些岛屿有很高的门槛。
在岛上做基础建设,单单人力和运输成本,就是陆上的两三倍;岛上建设要防风浪和海水侵蚀,这也是额外成本;国家对海岛有更严的生态管制,从原生态开发(植树造林养野生动物)到填海连岛,要缴纳不同的出让金。
以辽宁为例,“原生态开发”只需缴每年每公顷不到1万元出让金,一旦重度开发比如建设酒店,价格涨10到15倍左右。“重度开发”意味着大规模投资,土地出让金飙涨,这就吓阻了很多投资。至于填海建围堤码头,往往有钱也难以办到。
政策目的很明显,鼓励生态保护而非经济开发。无居民岛不得用于开发房地产,建酒店也有严格审批。多数拿到产权证的企业和个人,都将海岛用于生态保护,个人情怀居多,赚钱的极少。
有了海岛产权,却没法转让或抵押,一大笔钱砸进去,没法抵押贷款。从投资角度说,这样的投资品流动性太差,投资价值低。“炒”海岛,意味着一些后来的投资者也有进入机会——只可惜,目前政策不允许。
无居民岛开发还面临一个大问题:港口和造船厂这种重工业,才有50年用岛期限;盐矿和公益分别是30年和40年;岛屿开发最常见的旅游和娱乐,才25年用岛权,至于养殖用岛,干脆只有15年,和租岛差不多。
投资海岛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几亿十几亿,没十年八年难以回本;想获得令人满意的收益,通常要几十年功夫。当下政策这么短的产权期期,让有志于长期开发,想当“百年岛主”的人们,如何作规划呢?
无居民岛开发持续多年,真正赚钱的,大概只有著名的旅游岛——海南蜈支洲岛。其他一小部分,做成了生态保护岛,岛上是野生动植物,捉不得碰不得,一年接待几个科研队;大部分的海岛,还维持着未开发的自然状态。
有人会说,让海岛保持自然状态,这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开发?我的看法是,海岛的自然状态,已有百万年甚至几亿年,这种自然状态说白了是蛮荒;只有纳入产权世界,有意识、有目的开发利用,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我国无居民海岛的开发不是过头了,而是太缓慢。开发慢不是因为海岛没价值,而是这一行门槛高。企业进场前,政府先拿走一道高额租金;到处都是环保的限制,很多行业进不来;能赚钱的门道,都被安上了紧箍咒。
解决之道除了降租金,最主要的是改变环保政策。开发无居民岛不该搞环保一刀切。岛上没有常住居民,环保政策应该比陆上宽松,而不是更严格。
沿海各省可梳理岛屿生态状况,对动植物丰富,生态价值巨大的岛屿,可作保护公园或予以原生态开发;生态价值低,同质化高的荒岛,应大力发挥其经济价值。
从能源仓储,到酒店建设,围海建堤,无居民岛都可以放开尝试。像广东、福建和海南,这些省有数以百计阳光充足、环境优美的无居民岛,许多岛屿有作为休闲旅游岛的潜质,只可惜现在被埋没了。
幸运的是,沿海各省在海岛开发上大力竞争。只要有方法正确、率先突围者,就会起示范作用。比如海南蜈支洲岛的成功,就让山东省领导深受刺激。2019年初山东省领导在新年工作大会说,“我省沿海无人岛屿有500多个,是不是可以在保护性开发上做一些探索?”
从中央政策层面看,开发海岛是大势所趋,并且这种开发是沿着产权化和市场化方向走。
2019年4月,中办和国办联合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到海域资源产权化。“构建无居民海岛产权体系,试点探索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转让、出租等权能。”虽说问题多、进展慢,无居民岛的未来,还是有让人乐观的理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买个海岛作岛主难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