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还是那个年,味儿没淡,只是我们的心境变了。
时间她走得很快,无声无息。而我们的每一天忙忙碌碌,一不小心就到了此时此刻。经历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高清播放,仿佛这一年短成了一部电影。
时隔一年,回到老街,又看到了很多变化。尤其是连接老街和老村的那条柏油马路。翻修过后,白色的标示线静静地躺在路中间,不断延长,好似在指引着游子早日归来。老村里的瓦房几乎没了踪影,家家户户盖起了两层小洋楼、搭起了前院彩钢棚,连室内的摆设也逐渐走向了城市化。有人说,老村变了,年味儿淡了。
但实际上,淡了的不是年味儿,是我们的心境。
儿时的我,盼着过年,因为过年会有新衣穿。每到腊月二十几,逢集的时候,吃完早饭就赖在家里偷瞄着大人们,生怕被撇下。要办的年货很多,但那时的我记挂的只有自己的新衣。腊月三十晚上,母亲贴心地将新衣备好放在床头,我便沉浸在黎明前夕穿上新衣的幻想与期待中,任凭窗外鞭炮风中咆哮。仿佛穿上新衣的那一刻,所有的不美好都彻底遁去。
儿时的我,盼着过年,因为过年会有美味吃。腊月二十九开始架大锅,卤的牛羊肉香味四溢,炸的油条、莲藕、丸子、鸡鱼色泽金黄。我总是一边玩耍一边惦记着,时不时跑去厨房,父亲或母亲总会让我尝尝熟了没有,宠溺的笑容包容着我的馋嘴和任性。每每想起,鼻头不禁发酸,只盼年年都有此幕,只盼父母身体康健。
儿时的我,盼着过年,因为过年能串亲友、会玩伴。拜完长辈后,小辈们便坐不住了,调皮地穿过麦地,嬉笑打闹;天真地躲进被窝、墙角,你藏我找,甚至因为一句“出来吧,我看到你了”而胆战心惊、如临大敌,如今想来,竟也偏爱起儿时可爱的我们。
儿时的我们,有一颗单纯的心,因着这颗心,我们的世界变得单纯透明,好像与大人们的世界分属不同次元。在那里,我们被五彩的颜色吸引,被精美的零食吸引,乐于在小小世界里欢笑嬉闹,是那么容易满足。而如今,新衣不再是过年才有,美味也随处可见,亦早已过了将一颗心全系在“玩”的年纪。儿时过年的追求也称不上追求了,这也许就是你我感觉年味儿淡了的原因。
90后的我们最大的也将奔三了,正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任。最小的也有18岁,渐渐步入成人的轨迹,正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计划、储蓄力量。我们的重心不再是新衣、美味、玩乐,因为我们是一个扮演着更多角色的社会人。
所以,年味儿还在,只是心境变了。
如今的我们,成人经事,日渐懂得了过年的艰辛、无奈。开始认识到,过年意味着不顾一切的团聚,因为团聚的日子不多了,在这万家灯火的时刻,如果少了你,这个节日反更显悲凉;意味着万物崭新的开始,而我们也终将离开避风港,背上行囊轻装上阵;意味着代代传承的愿景,小年烙火烧、二十八贴花、三十吃饺子、除夕夜守岁……;意味着在“家”这个世界上最为和谐的团队里无限充电、重塑钢筋铁骨。
今年回家,家中每一位都匆匆忙碌,父亲忙于工作冲刺、母亲忙于一日三餐、哥哥忙于新房装修、嫂嫂忙于照看孩子。而我,虽不用日日考虑工作,却湮没在无边的家务中,一天下来,不比工作轻松。但是,没有人抱怨,因为每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无论艰辛程度,无论意义大小,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奋进:一切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头发日渐趋白的父母尚且不遗余力,我们又有何由不努力向前?
年味儿还在,只是儿时的我认为“过年”是狂欢的开心、轻易的满足,现在的我认为“过年”是平淡的幸福、未知的希望。它饱含着家人之间真诚祝愿的健康平安;饱含着转身面向新挑战的信心勇气;饱含着深入骨髓不可言说的孝子文化;饱含着家家户户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未来生活寄予的希望。
耳边似乎又响起除夕夜至黎明前夕窗外的鞭炮声,倔强地、不断地诉说着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