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我一生做得最美妙的事情

接下《候场》责编一职时,我对英国戏剧近乎一无所知。

面对这本影集,有一点好奇,也有一点惶恐,更多的是对未知的陌生感。本书内容以照片为主,除去前言及序言外,文字量有限,每幅图片所配文字硬到极致:演员、剧目、编剧、剧院信息,个别照片配有文字说明加以解释。但是随便翻到某一页,上面几乎每个字都可能引致漫长的查证,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开始渐渐熟悉英国戏剧的一切。

这或许就是做书的幸福之处,你总会不断面对自己此前从未涉足的领域,耐住性子一窥究竟。

在给市场部和库房的同事讲书的时候,我曾说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每次翻阅,都像是第一次打开一样,总会有你记不起来的页面,即便是对我这个编辑过程中已经看了百八十遍的人而言,依然如此。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了很久,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人脑在一段时间内能够记住的面孔总是有限的,而面对这三百来页的影集时,我的记忆抵达了瓶颈,不同面孔之间会如海浪般一次次彼此冲刷覆盖,在同一片沙滩留下一幅幅截然不同的印记。

当然,也可能我是个脸盲。

西蒙·安纳德(Simon Annand)耗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守在英国伦敦的剧院后台,拍摄演员们登台之前候场时的状态,将其集结成册后,便是这本《候场》了。但本书的身份却不止于此,在视觉呈现与信息传递之间,它存在一种奇妙的错位:初次翻阅时,你的目光一定会集中在那些最为知名的演员身上,一边努力辨认出他们,一边讶异于其容貌与记忆深处档案室中的版本是如此迥然不同;一旦你开始注意并阅读每页的文字,就会意识到本书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纪实摄影画册,亦是过去二十余年间英国戏剧的缩影。若你有心深入了解这一领域,完全可以藉本书为纲,归纳出最值得一看的剧目,最为知名的剧院。当然,若是机缘巧合,或许还能亲临现场,一睹书中演员的精彩演出。

Actors

前言中,西蒙·安纳德曾充满感情地谈到选取这一拍摄题材的初衷,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演员在台上台下之间的状态差异,随后追溯至状态变换的关键节点:候场。在这半个小时的跨度里,演员正要完成从真实的界域向幻想国度的飞升,这既要求他们吃透饰演角色包括性格、身世在内的一切,也务须首先舍弃自己在凡尘俗世中的一切人格与记忆,唯此,方可真正化身成为角色。

有趣之处在于,每名演员完成这一过程的方式各不相同。

当你回忆起此时距离大幕开启只剩半个小时这个先决条件后,再来看书中呈现的诸位演员时,便会意识到有哪里不对劲。即将登场之时,伊恩·麦克莱恩还盖着被子一脸没睡醒,奥兰多·布鲁姆还在忙着喂狗喝水,安德鲁·加菲尔德甚至还在和一众演员打扑克。看着他们,你几乎感受不到候场的紧张,或许这正是他们面对演出时独特的解压手段罢了。

喂狗喝水的奥兰多·布鲁姆。

 

 

 

 

 

 

 

 

 

 

 

 

安德鲁·加菲尔德在和一众演员打扑克。

另一部分演员则已陷入沉思,凯特·布兰切特、丹尼尔·戴-刘易斯、加里·奥德曼、杰瑞米·艾恩斯、安东尼·霍普金斯均在化妆台前默然不语,似乎灵魂早已出窍,奔赴台上。这些在影视作品中呼风唤雨、出尽风头的知名演员此际却如此沉默,几乎让人难以辨认。他们的脑海中究竟是在不断复述台词,回忆走位,亦或酝酿感情,进入人物,我们不得而知;但在面对戏剧舞台时,他们可没有机会拍上十几条去尝试不同的演绎方式,成败在此一举。

“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

加里·奥德曼。

此外,亦能看到披挂停当,欢快雀跃即将登场的演员,戏剧人物已自其身上复活。你既也可以藉此一窥不同作品之间彼此迥异的服饰道具,亦可见证处于后台这一现实场景下出现的一位位戏剧人物。由这种对比带来的奇妙错位感,也是《候场》在视觉层面最具冲击力的部分。

全书中唯一一位没出现名字的演员,《一千零一夜》中那匹马的扮演者。

在西蒙·安纳德的镜头下,你将看到这些演员们最为真实的一面,这种介于自我与角色之间的模糊状态,恰恰是最能展示其存在本质的一瞬:太近真实生活,则失去了演员这一身份,太近舞台人物,则失去了无可取代的自我,唯有此时此刻,我们方可见证这一犹如魔法般的转变过程。

Theatres

当你一遍遍细读后,也许会渐渐开始注意到本书中除演员外的另一个主角:剧场。这个主角往往隐于幕后,仅仅作为背景出现,但其中蕴藏的信息却并不算少,演员们往往会在化妆间的布置上颇下一番心思,以各种照片、海报、纪念品进行装点,你既可以从中看到各个演员的喜好,也可藉此大致判断出照片拍摄的年代。

朱丽娅·斯蒂尔斯,背后便贴着《愤怒的公牛》电影海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翻书找找《迷魂记》的海报。当然也可以试着猜猜,她头顶处那个摇滚歌手的名字。

但更有趣的则是不经意间出现在化妆镜里的各式倒影:有时你能从中看到演员的另一个侧面;有时甚至只存在镜中倒影,这就给整幅照片增添了另一层魅力,演员与角色、真实与镜像在不同层面交织于一处,令你可以从多个侧面观察同一个人类个体,更为立体地凸显出其存在的复杂性。

本·金斯利。

观察演员与化妆间的关系,同样是阅读此书的趣味之一。如前所述,不少演员会动手改造自己的化妆间,但这种改造并不仅限于在化妆镜上贴满照片,演员与空间的关系,同样趣味丛生。英国剧院后台大多狭小逼仄,几乎容不得几位演员共处一室,即便是身处专属化妆间中,演员们也绝不似好莱坞大牌影星那样舒适,往往要将屋内零散的家具重新组合,方能打造出舒适的容身之处。纵然如此,你也不会在他们眼中看到半分烦躁,似乎正是这狭窄的空间,让其可以将精神完全集中在即将到来的演出上。

化妆间既是演员们稍作休整的家,也是他们出征前的备战室。

在阅读全书的过程中,你或许会发现许多知名剧院反复出现,但即便两张照片出现的是同一家的剧院,仅凭照片所见恐怕也很难将其联系到一起。一方面每位演员都会将其独有的气质代入至其身处的场景中,另一方面这些外表各异的剧场,其后台和化妆间往往并没有太大差异,我们所见最多的仍是化妆镜和斑驳的砖墙。

然而摄影师的镜头并不局限于化妆间一处,演员通道、舞台底部、剧场后院、乃至开演之后的剧院门口,均在本书中有所登场。这并非多么奇幻美妙的国度,反倒是平常到无以复加,在讶异于后台朴实无华的同时,你或许会发现伦敦西区的另外一面:无数令人动容的戏剧,正是诞生于这平平无奇之地,但正因如此,这一幕幕人生悲喜剧才显得更为难得。

Plays

戏剧是表演的艺术,无论布景怎样繁复华丽,调度如何精妙绝伦,观众的目光将永远聚焦在演员身上,而让他们得以放射出耀眼光芒的,则是剧本。循着本书中对每位演员当时出演戏剧的介绍,你不仅会接触到大量经典名剧,也可从这些剧本的出现频率,对其流行程度以及历史地位做出一个基本判断。当你据此进一步追溯至编剧层面时,也会发现能有剧本入选本书的编剧数量远远小于演员数量,且一定会在反复阅读中记住几位编剧的名字。尽管如此,剧目的丰富程度依旧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你是个喜欢故事的人,单单是将这几十部剧作查证一番,便已所获甚丰。

再向深挖一层,或许也可以从中一瞥英国戏剧的变迁,长盛不衰的剧作中当然少不了莎翁那挥之不去的身影,诸如《阴道独白》这种探讨两性关系的现代剧作亦反复出现,至于那些惊鸿一瞥却一闪而逝的作品,也往往能够反映出其所处时代的风潮。你亦可以视本书为一张剧单,凡能够跻身其上的,定是值得一看的作品,若是正在伦敦求学、工作或是定居,更可依此展开一场观剧之旅,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在编辑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更新自己对于戏剧的理解,在《伟大的伦敦西区剧院》这部纪录片中,我曾听到过一句话:戏剧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仪式感。在戏剧诞生之初,它不仅是演出,还包括围绕演出而生的一切娱乐,剧院往往建造在市场附近,观剧之余还可以藉由各种玩乐来度过一晚。人们因一场戏剧而聚到一起,共同见证舞台上的喜怒哀乐。这种切实的在场感是尺寸再大的银幕、效果再佳的音响也无从替代的。

相隔了三十年的迈克尔·潘宁顿。

在《候场》中,有两个人物的照片最打动我,分别是杰瑞米·艾恩斯和迈克尔·潘宁顿。他们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却有一个共同点,在本书中收录了他们每人两张照片,而这两张照片相隔的时间,都是三十余年。是的,你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众多奔赴好莱坞发展的明星初出茅庐时的青葱模样,但这两名演员却向我们充分展示着时光的痕迹。三十年前,他们还是青涩的小伙子,三十年后均已两鬓斑白,而剧院本身、剧作本身,却并未有过太多变化,在上千年历史的戏剧面前,每一位演员都显得渺小犹如微尘。

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这荒漠一般乏味的化妆间里,用自己的表演为我们带来一幕幕透视人类根性的作品,这种行为本身,又绝非渺小二字便可以一言蔽之。这里是从无到有之地,从演员到人物之地,也是戏剧真正发生之地。

Epilogue

或许这便是纪实摄影的魅力,在将拍摄时间拉长至二十余年后,在穷尽一位摄影师的青春拍摄成千上万张照片之后,我们终于得以透过这些黑白胶片一睹戏剧背后的真相。经历时间磨砺的剧本与一辈辈演员在剧院这个节点上汇聚为一,文字藉由表演化为剧院舞台上的现实,向观众们述说着生活、感情,以及这个世界的真相。

《候场》所记录的,便是自虚空中凝聚真相的过程。当你一次次反复翻阅本书时,也许会像我一样不断发现新的细节,亦或渐渐将这一张张脸全部刻入脑海,无论如何,现如今提到戏剧时,浮现在我眼前的已不再是气势恢宏的剧场,而是一个个狭小昏暗的化妆间。因为我已明白。

在大幕升起之前,演出早已开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唯爱物语 » 等待是我一生做得最美妙的事情

赞 (0)

评论 0